冬令进补 宫廷医学专家共论膏方养生

稿件来源:【新华网】 签发时间:【2018-01-19】

  新华网北京12月6日电(刘映)“冬令进补,推荐膏方”,宫廷养生有何特别之处,膏方进补有何“讲究”?为进一步弘扬北京宫廷医学文化,发挥宫廷医学在中医领域中的作用,在近日举行的北京中医药学会宫廷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2017紫禁城国医论坛上,宫廷医学研究专家们围绕把宫廷医学成果进行转换与实际应用,从御医养成、内丹修炼、宫廷御膳的养生经、冬季宫廷膏方调补等方面,研讨了宫廷医疗养生保健、调治疾病的独特经验。

  宫廷医学注重养生和防治未病

  北京中医药学会宫廷医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张京春在介绍《宫廷医学养生与膏方调摄》时表示,宫廷医学引领了传统中医药学的发展方向,也是历代众多中医药精英集体智慧的结晶,宫廷医学研究融和了临床治疗、养生保健和医学文史等领域,对其进行深入整理和挖掘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都国医名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前院长刘燕池在讲解《谈宫廷医学的传承与发扬——从御医韩一斋到北京名医刘奉五》时强调,宫廷医学是历代优秀的医学群体,不是一般的医学流派,代表着中国历代医学理论和临床功效的高水平。刘燕池表示,御医群体的形成主要有三大途径:一是征召推荐,其名医来自五湖四海,集南方北方、寒热温凉、经方时方,伤寒温病,各派传人,各携绝技,汇集于一起。从一方名医成为国家太医院署成员,故必须要有真实本领和较高的理论临床水平。二是考核选拔,通过严格考试而成为御医。三是太医院署学员班自我培养,教学严格,师承明确,代代传承,延续了较高的当代医疗水平和技能,从而保证了太医院整体的高水平疗效。太医院属于国家机构,其服务对象是当时的最高阶层帝后嫔妃、王公贵族、皇亲国戚,且有官阶、职位严格考控,如清代太医院医史资料完整保留至今真实可信,为后世研究保存了可靠的医学资料。宫廷医家理论水平较高,大多有著作问世,但并不拘泥于一家之言。由于宫廷医学的位置及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故在传统诊疗方法及应用方面,形成了一些特色,如重视补气益肾,尤重调理肝脾;常用药饵膏滋,以期益寿延年;倡导生活调摄,重在防治未病等。

  膏方进补讲究“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秋收冬藏,冬季是进补的时节,也是服用膏方的最佳时节。

  膏方,又称“膏滋”,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膏剂为中医传统的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张京春表示,膏方有外用与内服之分,外用膏剂就是平常大家所熟悉的膏药。膏方一般适用于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养生益寿者。

  “膏方的服用时间需要根据病人的体质、季节的变化、地理环境等因素,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膏方既有滋补身体的作用,又有治疗预防的功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以治疗为主的膏方可视病情需要,根据不同时令特点随季节处方。”张京春说。针对冬季天干物燥、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特点,她推荐了“二冬膏、梨膏”,“天冬八两,麦冬八两水熬去渣,加川贝面二两,炼蜜收膏。鸭梨去核20个,取汁,兑炼蜜收膏。”张京春说,二冬膏以天冬、麦冬为主药,治疗肺胃燥热、痰热咳嗽之证,天冬与麦冬功效相似,既能滋肺阴、润肺燥,又能清肺热,加入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鸭梨润燥生津,共奏消痰润肺之功,可治疗干咳久咳、咽喉干燥、痰中带血等症状。方中天冬又可滋肾阴、益胃生津,麦冬也可养心阴、清心热,所以该方久服也有补益之功,在研究清宫医案时也发现慈禧太后常年服用此方。

  对于膏方服用,张京春提醒,也有一些注意事项。为了更好的发挥药效,服用膏方时应忌吸烟、饮酒;不宜喝咖啡、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少食油腻、海鲜、辛辣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如属阳虚有寒者应忌生冷饮食,如阴虚火旺者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哮喘患者应忌虾蟹腥味。膏方最好不要剩到下一年吃,因为膏方一般是现制的,未添加过防腐剂,存留时间过久会发生变质,吃了反而对身体不利。平时储存时应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或放在冰箱中储存更佳,但最好尽快吃完。每天服用膏方时,可放一个固定的汤匙,以免把水分带进容器中而造成发霉变质。

  据悉,本次会议由北京中医药学会主办,北京中医药学会宫廷医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北京市门头沟中医医院承办。当日,还有诸多专家进行了主题报告,如著名宫廷历史专家、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图书馆副馆长向斯介绍了《御厨养生经》;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太极拳家梅墨生交流了《太极拳与道家丹道之相关探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