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公交站牌下,人群拥挤。一位年轻人不停地滑动着手机屏幕,“刷刷”有声。一位大妈拎着菜篮,嘴里念叨着:“这公交车咋还不来。”滑屏声和念叨声交织在这焦急的等待中。
言归正传,来学习!本篇笔记,写的是“麂”字,你认识吗?
读音麂字的读音为 jǐ ,与常见字“几”字同音,《集韵》里对麂字的注音为“居履切”。
你之前认识麂字吗?不认识的话,现在赶紧在底部评论区,键入它的拼音,找到这个字,现学现用记得牢!
造字本义、字源演变“麂”字的篆文字形由鹿、几构成。上面的“鹿”,甲骨文字形,象鹿形,本义为鹿科动物的总称。下面的“几”,甲骨文字形,象几案形,本义为由两块立面和一块顶面构成的简易小凳子。
“麂”字的造字本义是名词,形体似麝的鹿科动物,毛色黄黑,雄麂角尖内弯的两个短角,长成“几”字形;脚细而有力,善于跳跃,其肉极其美味。篆文异体字“麂”用“几”代替“旨”(美味),表示雄麂角尖内弯的两个短角,长成“几”字形。
在字形演变方面,篆文中的“鹿”和“几”比较接近原始形态,而隶书和楷书则更加规范和简化。特别是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鹿”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鹿”字部首。
后来,这个字含义逐渐演变,转而用来指代一种具体的鹿科动物——麂。在古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麂”字被用来描述这种动物的特征,比如“麂,黄鹿也。”如今“麂”字仍然用来指代这种动物,比如“麂皮”、“麂眼”,用来表示与麂相关的制品或特征。
说文、段注《说文解字》中对“麂”字的解释为:“大麋也。狗足,似鹿。”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当中对“麂”字做了进一步解释:
他指出“麂”是一种体型较鹿小的动物,其特征是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段玉裁提到,雄性的“麂”有獠牙和短角,而其皮毛柔软,适合用来制作皮革制品,如鞋面和手套等。他还提到“麂”的肉可以食用。
主要含义① 麂子:指一种像鹿的哺乳动物,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皮很软可以制革。
② 麂眼:比喻形状如麂眼的篱格。
结束本篇关于汉字“麂”的笔记,简单写到这里,希望本篇笔记又能让你学到新知识,如文中有理解不当的地方,感谢告知,下篇笔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