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战地之王,很多年纪稍微小一点的朋友都没有听说过,不了解的甚至会认为是【战地】系列的某外传作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盘一盘战地之王的历史,以及目前的现状(你没听错,战地之王还活着,甚至还上线了steam)。
战地之王全名为Alliance of Valiant Arms,缩写为AVA,这个名字不说和【战地】毫无关系,只能说是八竿子打不着。虽然引进时的译名方式可能确实存在碰瓷战地2的嫌疑,但是战地之王的质量却没有给这个名字抹黑。由韩国Redduck(红鸭,又名乐度)公司开发、韩国Neowiz公司于2007年发行的战地之王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虚幻3虚幻3引擎开发的FPS游戏,也是第一款虚幻3网游,一经公布因其超规格的游戏画面迅速引起热议,很多尝试游玩的玩家的电脑甚至无法运行这款游戏。在发行的同年就一举摘获韩国网游大总统奖,可谓是一登场就吸足了眼球。
1. 发行遭遇滑铁卢但是,就像很多由于配置要求太高而早早暴死的游戏一样,战地之王发行之初话题热度虽高,但由于很多玩家甚至无法达到游戏的最低配置要求,导致玩家数量始终不温不火,仅有1万人左右,这对于一款刚刚上市的网游显然是不合格的,更不用提同年上市的竞品中还有【CF】【反恐精英OL】之流。随着欧服,美服,日服的相继上线,开发商逐渐发现,战地之王作为结合了【CS】和【使命召唤】的硬核轻战术FPS竞技游戏,本来受众就不如一些主打休闲的FPS来的多,没过多久老玩家们开始抱团,新玩家的门槛越来越高。只能说,这个开局确实对开发商Redduck(之后简称为红鸭)而言不太美妙。
红鸭当然不可能坐以待毙,介于游戏运营状况不佳,且红鸭旗下只有这一款游戏,缺乏有效盈利预期的红鸭选择了竭泽而渔式的运营,推出了武器开箱系统,除了早期能获得基础武器之外,新出的武器全部需要通过开箱购买,这些开箱武器的成本大多折合人民币100-1000不等,而这些开箱获得的武器往往具有更优秀的属性。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一股很熟悉的感觉,没错,这就是战地之王饱受诟病的P2W模式的开端,而这个传统被之后的TX完美的继承了下来,逐渐成为了特色。
2. 起死回生傍上金主推出了开箱系统后红鸭赚到了第一桶金,短期内的维持运营已然不成问题。开发商红鸭趁热打铁推出了PVE新模式,实际上就是对同期其他游戏中的僵尸/生化模式的模仿。但令红鸭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模式却备受好评,游戏人数一度突破2万人,后来红鸭在接受专访时也坦言道,玩家们对于战地之王的硬核设定而感到不满,休闲一些的玩法更容易被接受,也算是歪打正着了。虽然游戏开发方向需要改变,但玩家人数上升肯定不是坏事,尝到了甜头的红鸭决定在之后继续推出PVE模式吸引休闲玩家,也就是这个时候,战地之王引起了TX的注意。
3. 本土化改良正中靶心实际上,早在战地之王发售之初,TX就对这款游戏进行了评估,但是评估结果褒贬不一,这个结论与网上盛传的“CF是战地之王的赠品”的说法大相径庭。在十六年后的今天再去考证始终已经毫无意义,不管TX当初是否看好这款游戏,战地之王后续的引进已然是不争的事实。战地之王的国服自2008年末进行封测,一直拖到10年游戏才正式上线。这时,一些长期关注的玩家发现,游戏的画质开了倒车,甚至远不及发布之初。
事实上,画质的降级并非TX所为,战地之王过高的配置要求不说在10年的中国,即便是在更发达的韩国市场,也是一道不小的门槛。和推出休闲模式一样,开发商红鸭为了吸引新玩家,主动阉割画质,推出更为轻量化的模式和地图,但是,这个举动引起了老玩家的强烈不满,本土玩家人数大幅流失。但这个情况在中国则有所不同,虽然画质的降低令一些玩家感到不快,但是介于中国当时的发展情况,略微降低的配置要求总归是好事,同时红鸭推出的新地图难度大幅降低以适应新玩家的需求,对于刚刚接触到这款游戏的中国玩家而言,没有什么新老地图的区别,老玩家也尚没有建立起优越感,这些地图很快成为了热门,至今仍被一些玩家奉为经典。这些改良起了成效,虽然前有CF,后有【战地OL】的夹击,战地之王在中国仍然口碑良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基本盘。
4. 一盘好棋下的稀烂小一点的玩家可能有所不知,当年的TX绝对对得起”游戏破坏者“的名号,战地之王的运营自然并非一帆风顺。刚刚也提到,TX内部并不看好战地之王,战地之王的运营成本显著高于同期的CF,并且游玩人数始终无法企及前者,对于游戏策划而言,如何运营,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二房东,TX与红鸭的签约为合约制而非分成制,TX在中国有着对游戏绝对的控制权,作为TX的祖宗之法,氪金大潮不可避免。在10年10月末也就是游戏上线10个月后,游戏更新了臭名昭著的“全民枪王”版本。大量破坏平衡的皮肤道具引入冲击了游戏环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鸿福M4”。在游戏尚未稳定平衡的情况下,氪金玩家横扫战场,使得平民玩家的生存愈发艰难,游戏人数大幅流失,刚刚建立起的基本盘又转手被毁了个精光。
要知道,红鸭在韩国本土市场回暖后就改良了游戏的收费系统,大量道具回归免费,虽然改为了皮肤收费,但总的来说还算适应年代的。而反观TX这边,除了最基础的防具和武器外,几乎所有道具都是收费的,并且,由于CF运营的顺利,战地之王在上线伊始就将CF的那套收费模式原封不动地搬运了过来—内部会员,心悦,以及一系列收费机制,都使战地之王这杆天秤摇摇欲坠。但是,这些都不如一个致命的因素—外挂。
全民枪王时代的2代步枪--迷彩M4
5. 科技在手天下我有外挂从始至终都是FPS网游绕不开的问题,由于FPS游戏运行机制导致数据的处理必须放在本地,这就给了外挂极佳的生存土壤。对大多数FPS网游而言,外挂都是难以避免的,这时,一个优秀的反外挂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TX在游戏上线不久之后就为旗下游戏添加了TP反外挂系统,然而,由于这个系统为黑名单制,并且对于内存的扫描极度低效,在外挂面前形同虚设,一类简单外挂甚至可以猖獗4-5年都无法封禁,每当TP更新时只需要稍微更新就可以轻松绕过扫描。虽然这并不是独属于战地之王的问题,但是TX运营组的处理方式却有着极大的责任。我们刚刚提到说,战地之王是一个服务于氪金玩家的游戏,如果不幸被封禁,心悦用户只需要简单申诉就可以解禁,而若不是,也不过就是封禁一年而已。惩罚力度的过低使得外挂在战地之王中显得尤为猖獗。
12年初还诞生了一位猛将,血手幽灵。可能玩过早期的FPS网游对这个名字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印象。血手幽灵为双飞燕开发的一款游戏鼠标,内置了外挂级别的驱动程序,付费即可使用自动压枪功能。对于号称真实战场枪械后坐力都难以控制的战地之王来说,一把好枪外加血手幽灵则是如虎添翼一般的存在。由于血手幽灵鼠标的赞助使得官方对于鼠标宏的态度一直是默许的。甚至血手幽灵还参与了战地之王的官方比赛,这使得鼠标宏的定位愈发暧昧,直到多年后才被禁止使用。
血手幽灵LOGO
6. 水平太差成绩不佳说起战地之王的比赛,无论是国内举办的全国大师赛还算国际性的AIC,倒是一直有在举办。比赛对于FPS游戏来说也是一种增加流量的方式,无论对于玩家还算对于厂商都是双赢的。不过战地之王的待遇就没那么好了,由于预算的缘故,战地之王国服的比赛往往都位于网吧举行,赛制极为不标准,奖金也难言可观。外加刚刚提到的血手幽灵的存在,导致国服的比赛很不公平,甚至曾有队伍买通裁判开挂的场景。在后期由于预算愈发吃紧,线上比赛也常常作为一种选择,这种情况下选手作弊的情况就越来越常见,曾经甚至有队伍败走后不服线下约战最后变成线下约架的,场面一片混乱。
全国大师赛的乱想外加国服与国际服数据不统一,导致国内选手和国际上也存在较大的水平差异,在我的印象中,国内选手从未取得过较好的成绩。
AIC比赛现场
7. 弃子待遇惨遭放养战地之王由于当时的难产导致档期和一些自家的游戏冲突,TX对于其运营始终不上心,社区的管理也日益消极。社区对于曾经的网游来说相当重要,战队的招募,外挂的申报,社区都是首选的有效方式,然而,战地之王的社区运营则被TX早早合并给了CF,枪神纪等。战很快地之王社区就陷入了三不管模式。管理对于外挂的申报往往是冷处理或是直接封禁举报者,官方也缺乏与玩家直接的沟通渠道,这点虽然在后期“战地飞”接手后有所好转,但是管理的长期缺位早已使战地之王的社区形同虚设。
8. 神级操作天时地利不得不说,国内的玩家确实韧性十足,但这绝不是什么褒奖。在氪金玩家,外挂的反复碾压数年后,国内的战地之王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活跃。时间转眼来到了2013年7月,游戏趁着暑期上线了掉Q币系统。这个系统并非只存在于战地之王一家而是覆盖率TX旗下的大多数游戏都,但是这个活动在战地之王这边却起了奇效。在13年,战地之王的配置要求早已不是问题,就连当时的主流核显都能流畅运行,而战地之王不错的画面以及手感,和还算活跃的游玩人数使得它在同类竞品中脱颖而出,外加正值暑假,连续两轮的永久道具抽奖活动大大提升了游戏热度,游戏服务器一度爆满。这泼天的富贵使得这款游戏重新回到了主流视野,也引起了TX的再次关注。次年的2014年, TX在同期再次效仿13年的活动举办了类似的活动,但收效却并不如去年。
2014年是战地之王国服运营的分水岭,也是我们这个系列的分水岭,本系列的上篇就到此为止,下篇很快就会端上来,喜欢的盒友们也请多多点赞关注支持笔者哦,我们下期再见。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